作為建陶行業龍頭企業,過去數年來,新明珠陶瓷集團在行業內率先啟動了數字化轉型。從生產端的智能制造賦能,到零售端的“互聯網+”變革,數字化轉型正在讓新明珠從傳統制造業企業走向平臺型企業。
為何新明珠會先人一步在2017年就啟動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對于整個建陶行業的產業升級帶來什么影響?帶著這些問題,《南方日報》采訪了新明珠陶瓷集團副總裁陳先輝。作為新明珠這場數字化轉型的見證者與推動者之一,陳總將新明珠是如何跨越觀念與思維的溝壑,如何完成換道超車的發展歷程娓娓道來。
數字化賦能
實現行業融合拓展邊界
南方日報:在您看來,佛山為何要在現階段高度重視數字化轉型?它對于佛山下一階段的發展有何意義?
陳先輝:數字化轉型是勢不可擋,必須要走的。佛山提出要在10年內實現GDP破兩萬億,我認為這不僅是經濟總量的問題,它還關乎到綜合發展。兩萬億的佛山應該呈現兩個產業特點,第一是行業集中度提高,佛山以傳統制造業見長,如果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可以走在前面,行業集中度提高后,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會更強。第二是制造業服務業融合發展,制造業的產業和龍頭企業會形成平臺,這會擴大產業的邊界和企業發展的邊界,會給制造業帶來明顯的增長空間。
南方日報:結合陶瓷行業來看,推動數字化轉型對整個行業會帶來什么影響?
陳先輝:以新明珠集團的數字化轉型為例子,我們在2017年就萌生了堅持自主研發平臺系統的念頭,并且在此后的幾年里付諸行動,打造了集設計、運營、管理于一體,貫穿家居銷售過程的每個環節的“明珠家世界”平臺。對于消費者來說,可以一鍵實現“產品+設計+體驗+購買”的全過程;對于企業來說,通過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可以實現消費者引流、產銷分析、數據共享一體化等功能。實際上這就是制造業服務化的過程。
在明珠家世界平臺,消費者不僅可以購買、體驗新明珠的產品和服務,還可以購買其他家居配套產品。我們通過創客模式,鏈接更多的傳統產業,一方面讓自身業務服務化,另一方面拓寬了邊界,促使行業融合發展。
我認為以后只有兩種企業,一個是平臺型企業,一個是在平臺里面提供價值的企業。就像新明珠可能就是平臺企業,一些不能做平臺的企業就提供有價值的產品,大家共同在平臺上實現共贏。
“龍頭”轉型錄
突破技術難題打通閉環
南方日報:作為行業龍頭企業,新明珠緣何在2017年推動數字化轉型?過程是怎么樣的?
陳先輝:外界關注新明珠的數字化轉型成果主要是兩個,一個是智能制造,一個是新零售系統。這兩者都是大概在2016年到2017年之間開始推動的。當時,國際上工業4.0的概念已經風行,國內也在大力推動智能制造。2016年,我隨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會長、廣東省陶瓷協會會長和新明珠集團董事長葉德林,一起前往意大利的設備公司,希望可以引進它們的整線智能制造裝備。但是對方表示不賣給我們,十年后才賣。當時葉德林董事長就說,“我要一定要干成這個事”。
拿不到最前沿的整線技術,我們就整合行業的單項冠軍,利用跨行業的智能技術,投資3億在肇慶祿步生產基地建成了中國首個綠色智能制造示范工廠。這個工廠建成后,不僅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推動了行業智能制造發展,也大大提升了我們的生產效率,引發了產品結構的變化。
也是在2016年底,葉德林董事長提出了智能制造和“互聯網+”的升級之路,當時提出的“互聯網+”項目就是今天明珠家世界的前身。我們有感于房地產行業在樣板間展示難以做到個性化,我們就萌生了打造一個可以實現個性化體驗的系統,慢慢的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明珠家世界”系統。
我們打造“明珠家世界”系統確定的第一個思路是“所想即所見,所見即所得”,第二個是要自主開發。選擇自主開發有兩個原因,一是確保企業數據安全,二是由于行業的特殊性,當時還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實現從消費者需求到工廠產品、裝修設計、拎包入住整個閉環的互聯網化。所以我們也沒有其他選擇,必須自主開發。
南方日報:從智能制造到“明珠家世界”平臺打造,這個過程中新明珠很多自主摸索,自主開發的階段,在此過程中遇到過哪些難點,是如何攻克的?
陳先輝:最難的就是對系統的理解問題,也就是對數字化的理解。在一些行業,智能技術、新零售發展已經很成熟,但對于陶瓷行業來說還是痛點。我們當時也很焦慮,因為真的是未知數。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東西我們都要自主研發,以設計工具為例,我們要實現“所想即所見,所見即所得”,就要突破設計的限制,以前設計是設計師的事情,現在要變成一個普通人都可以通過工具進行設計。做了這個工具之后,我們又想怎么讓這個工具在門店發揮作用,后來我們又開發了智慧門店。
技術的突破首先離不開人才,我們組建了一支IT團隊,其次在制度上進行了調整和適應,我們確立了“二元組織”,就是在不影響原來企業組織運行的情況下,組建新的團隊去做試水和探索。
我們遇到很多困難但是依然能堅持下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把手的重視。葉德林董事長在2017年新春工作會議上就提出了未來三年戰略——四輪驅動戰略,企業運行就像一部賽車,依托四個輪子驅動,新明珠這輛車的四個驅動輪子,最前面兩個就是智能制造和互聯網+。可以說,在2017年,數字化轉型就已經成為集團戰略。
進入第四個年頭,我們的實踐也取得了很多成效。在生產端,由于推動智能制造,新明珠在產品開發上屢屢突破,包括在行業內首推1.6m×3.2m的巖板,厚度可以去到3毫米,這也是行業領先的。在銷售端,除了前面所說的消費者可以一鍵設計、體驗和購買,企業還可以通過線上數據進行精準營銷,我們的管理效率也大大提升了。智慧門店在節省面積的同時,提供給客戶更豐富的體驗,新產品從“出世”到推向消費者的時間也大大縮短,只要上線導購就能賣,不再需要等待產品抵達門店,過去這個過程需要等待60天到90天。
南方日報:在如今的智能制造和新零售系統基礎上,新明珠接下來將如何繼續推動數字化轉型呢?
陳先輝:新明珠的目標是打通四條價值鏈,形成四個閉環。第一個就是新零售,已經打通全價值鏈;第二個是打通供應、采購、倉儲、物流的閉環,這方面我們已經建設了一年多;第三是辦公系統的打通,我們企業57個辦公場景,已經全部實現線上辦公,包括午餐都是實行網上訂餐,企業車輛使用、保養等等全部線上管理;第四個就是智能制造,祿步智能工廠是1.0版本,現在我們三水的智能工廠是2.0版本,到今年12月份左右就可以完工。
塑造新認知
培育“互聯網+”土壤
南方日報:基于新明珠的數字化轉型經驗,你認為對于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最大的難點是什么?
陳先輝:我認為是觀念的改變、認知的改變和思維的改變。數字化轉型是改換賽道的過程,而不是彎道超車。企業里所有的高層都要認識到數字化可以帶給業務的改變,它能夠提升運營效率,能夠支撐企業長遠的發展。
同時,數字化轉型是量體裁衣,企業的“總設計師”一定要知道自己要什么,很多系統可以在外面采購,但是不合適的東西導入企業會造成混亂,當系統真正落地到企業的時候,必須要量體裁衣。
特別是中小企業在做之前要想清楚,公司治理運營的制度化模式確定了沒有?流程化的東西梳理清楚沒有?組織架構穩定了沒有?如果這些基礎做好了,再來通過信息化固化,在固化的基礎上迭代和優化。如果盲目上馬,到最后很可能花了很多人力物力,依然沒有做好。因為企業基因還沒有轉過來,“土壤”還不合適。
南方日報:您認為,佛山若要提高數字化轉型的覆蓋面,尤其向傳統行業里的中小企業覆蓋,政府可以提供哪些幫助?
陳先輝:企業轉型最缺的就是人才。傳統企業跟互聯網企業有很大的區別,兩者的文化、作息時間、工作方式都不同。而人才的聚集是講究人群效應的,相對于北上廣深杭州這些地方,他們有人群效應,所有互聯網人才都聚集在這些城市。這些不是用高薪就可以彌補的。
我覺得對于高端人才,政府可以考慮在稅收方面提供政策獎勵,還有在孩子就學方面也給予一些政策傾斜。早期可以需要付豐厚的獎勵才能吸引人才,等到慢慢人才多了,就會形成自然效應,吸引更多的人過來。
另外,我覺得政府可以支持行業龍頭企業去做平臺。特別是有互聯網基因和互聯網建設比較成熟的企業,去打造適合整個行業的系統平臺,進而要求這些龍頭企業去孵化和扶持小企業。
目前來看,行業龍頭企業幾乎都在做探索嘗試,就像新明珠,我們一路走過來,已經踩過很多“坑”,也得到了很多經驗。其實我們的平臺完全可以孵化出一個適合行業的平臺,幫助整個行業轉型升級。政府可以和龍頭企業合作構建孵化平臺,這既能幫助龍頭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走在前列,也能保證孵化平臺能夠真正適用于整個行業,提升整個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整齊度。通過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企業平臺化和平臺價值最大化,讓整個佛山制造業的綜合競爭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