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主要講大企業、大品牌。主要觀點是,今天幾乎所有的社會資源都在向規模型企業集中。而這當中最核心的原因是“安全”。
越是經濟調整期,掌握資源的資本和權力越追逐“安全”。因此,每一輪經濟周期,大企業身上反而會出現一種資源的疊加效應。經濟周期讓“政府-銀行-企業”三角關系進一步加固。這種現象尤其出現在中日韓等政府主導型市場、銀行體系的國家。
“贏者通吃”、“強者恒強”的定律,背后顯現的就是一種社會、經濟運行過程中自然呈現,不可阻擋的“疊加效應”。
“強者恒強”的結果是寡頭的出現,是壟斷或相對壟斷的競爭時代的到來。
所以,相信新世代的前一二年,陶企將突破百億銷售目標,而下一個5年、10年,一定是突破幾百億的時代。
不上不下腰部企業最易被“洗掉”
前面所說的大企業,實際上是頭部企業,整個行業加起來,目前也就六七個:單品牌年銷值20億以上,企業集團銷值30個億以上。
下一個10年,頭部企業規模持續擴張,但頭部企業總數量不一定增加,甚至還會減少。
這也意味著目前單一品牌10個億以下的,在下一個10年前途未卜。且一般估計晉升頭部企業的概率極小,反而是下行風險很大。
而且,一個客觀現實是,由于過去兩年空前強力的洗牌,一批年銷值5億左右的品牌,目前其規模已經降到了兩三億。而一批10億量級左右的品牌,目前規模已經被腰斬。
在2015之前的繁榮時期,陶瓷行業的競爭格局是金字塔式的,頭部、腰部、底部清晰可見。但未來10年,基于中國有廣闊農村腹地,預料底部將長期存在,而最先被干掉的可能是不上不下的“腰部企業”。
“腰部企業”的特征是,其規模成長來自于繁榮時期,一般有自己核心優勢產品,但沒有就此定位細分市場,而是由核心產品延展開來,走多品類路線,但營收規模長期不上不下,因此缺乏頭部企業所擁有的規模、價格競爭實力。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原始設計制造商”+“小而美”+B端客戶
2016年之后,隨著現代風的崛起,“小而美”的創業企業大量涌現。但是,隨著終端零售店流量的日益枯竭,導致已發展的代理商普遍存活艱難,因此,對他們來說,“去經銷商化”成為必然的選擇。
不走終端零售之路,就只能走2B之路,直接做B端的工程。但是2B也只能做一些商業空間、別墅、辦公空間及學校、醫院類的工程。而打交道的也只是甲方、設計師等。
這樣做雖然渠道單一,但產品可以聚焦,或專注顏值,或聚力功能,還可以專攻戶外用廣場磚、風景園林磚等,隨著口牌的積累,時間長了,也可成為渠道專業品牌。
但“小而美”品牌要做專業品牌并非易事。首先,面臨的是沒有自己的生產線。而且,其售量也不足以支撐獨立的窯爐。故只能與廠家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小而美”品牌到合作廠家進行ODM生產。
ODM是英語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的縮寫,直譯是“原始設計制造商”。在ODM的背景下,“小而美”品牌實際上就是一家有自主設計的營銷公司。
不過現實中,“小而美”品牌即便用ODM模式與廠家合作,也并不理想,原因主要是前者起訂量太小,不被后者重視。故在實踐中,真正有強差異化的“小而美”品牌很少。他們大多數賣的都是弱差異化,甚至同質化產品,導致市場競爭力缺失。而這也是當下“小而美”品牌最堪憂之處。
新10年:開放+連接+共生
陳春花說,“2019年,注定是個分水嶺”。她認為,新的一年,除了向內把自己做好,還“應該向外尋得更大的連接和共生”。
“如果我們不打開來,如果我們不去做更多的連接,就可能不會得到更多的理解,也就很難找到新的機會。”陳春花警告說。
未來5年、10年,連接共生,不僅僅是小企業、小品牌的事,也是大企業、大品牌的事。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大大小小的企業組織都是生活在一個大的生態系統之中,形成上中下游,研發、設計、制造、加工服務、營銷及第三方服務等網狀結構。
2020-2030,新的十年,相信整個行業的企業生態,首先是“自我”凈化。去除冗余,包括進一步去庫存;其次是產業鏈的各個節點的企業都將更加的專業,具備工匠精神,可以把差異化、個性化產品和服務做到極致。
對于“小而美”品牌而言,專業、極致及差異化就是價值。新的10年,只要你有價值,即便你不主動連接,也一定會有人來連接你。
而在這方面,今年7月,巖板(大板)生產企業新一派建材攜手恒佐家居共同打造拉米斯巖板品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