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7年,雖然陶瓷行業經歷了一系列挑戰和壓力,但勇于拼搏而又智慧的陶瓷人,終究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大部分企業銷售業績同比有所增長,企業品牌、創新意識明顯增強,行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一批綠色制造樣板工廠涌現……
2018年的陶瓷行業,開門伊始出現兩大現象:一是受環保壓力,更多產區的陶瓷廠不得不提前熄火停窯,進入冬季檢修季節;二是出現一定程度的產能荒,一些品牌企業的備貨計劃不斷受挫,面臨著春節過后供不應求的局面。
2018年的陶瓷行業,仍然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來自政府部門“一刀切”式的環保整治、“煤改氣”將在更大范圍內實施、房地產調控下的需求低迷、大品牌對中小企業不斷進行市場擠壓、自動化智能化改造迫在眉睫、消費升級帶來對熱銷產品需求的變化、渠道裂變不斷沖擊傳統營銷模式、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生產成本走高、周邊陶瓷生產國的崛起令出口面臨重重包圍……
諸多的困難和壓力等待著2018年的陶瓷人去一一破解。這種壓力,一部分來自市場,一部分來自政府。
對于來自市場的壓力,身經百戰的陶瓷人其實并不懼怕和擔憂,因為這么多年的市場錘煉,早已培養了他們強大的抗壓能力,企業會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化被動為主動,針對具體的困難和問題及時做出相應的舉措,在驚濤駭浪的市場中尋求自己的生存之道;而對于來自政府部門的壓力,企業卻有點憂心,這種壓力往往是被動的,而且束手無策,不知道什么時候就面臨著一紙紅頭文件強令停產的厄運。
因此,對于2018年的陶瓷行業來說,最大的壓力仍然是來自政府部門的環保整治,無論是大品牌還是小企業,都必須未雨綢繆,提前謀劃,加快升級,積極應對,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可能避開來自政府部門強有力的環保整治風暴。
2017年,全國范圍內的大面積“煤改氣”,雖然因冬季取暖危機而被環保部緊急做出調整,但2018年陶瓷企業的“煤改氣”仍然壓力山大,會有更多產區、更多企業被政府部門強令實施“煤改氣”。雖然天然氣燒制的企業其廢氣排放未必比燃煤企業更環保,但政府部門歷來喜歡“一刀切”,根本沒有商量的余地。實施“煤改氣”,一方面企業要加大投資進行窯爐等燃燒系統的改造,另一方面即便改用天然氣,也面臨著氣荒的不確定性,但無論怎樣的擔憂,種種壓力和后果最后都只能有企業來承擔,因此,實施“煤改氣”和應對氣荒,將成為2018年行業面臨的新常態。
2018年,更多“一刀切”式的環保監管將會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經營。任何一個產區,陶瓷企業的環保整治水平都是參差不齊,有些企業環保意識強、注重治理,達標排放,有些企業環保意識差,舍不得投資,經常超標排放,但政府部門在環保整治當中,通常只是按行業污染程度進行簡單劃分,而不愿根據企業排放情況精準施策,這種無區別的整治舉措,陶瓷企業受傷時往往是成片成片,而非個別幾家,處在工廠集中度高、污染相對較重的產區內,即使某家企業的環保治理卓有成效,達標排放,也有可能被“一刀切”。這樣的現象,2017年比比皆是,2018年,仍將再現。尤其是遇上區域環保排放值爆表和重大政治活動,陶瓷企業常常被無理由停產,嚴重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生產。
2018年,那些生產相對集中的陶瓷工業園區將會成為新一輪環保整治的重點。很長一段時間,政府部門都喜歡規劃陶瓷工業園,在有限內的空間內聚起數十家陶瓷企業,由此造成園區環境重度污染,而各大產區數次陶瓷產業的環保整治,首當其沖就是那些陶瓷廠相對集中的區域。
目前,全國各大陶瓷產區中,高安、恩平、藤縣、建平、法庫、內黃、臨沂等都仍然比較集中,雖然許多產區早已實現了“煤改氣”,但由于陶瓷企業數量較多、集中度高,2018年會面臨著新一輪的環保整治壓力。
2017年,淄博、夾江兩大產區針對陶瓷企業污染進行了大面積的整治,并實施“退場進園”計劃。雖然這種舉措會在企業進場過程中升級生產裝備和環保設施,減少排放,但又一次的“集中”,再次為環保超標埋下了危機。因此,從根本上講,“退場進園”后統一使用天然氣、統一高標準環保治理,只能階段性改善陶瓷行業高污染的現狀,并不利于企業的長遠規劃。而陶企要想長遠發展,必須要適度分散布局,而不是統一規劃,“退場進園”,集中生產。
2018年,環保領域值得期待的一件事是肇慶市陶瓷原料集中供粉生產基地。粉料統一制備后,將會使肇慶及周邊佛山諸多陶企取消噴霧塔、減少水煤槳和天然氣的使用量,從而大大減少各類廢氣污染物的排放。
無論怎樣,對于2018年的陶瓷市場,環保仍然是最大的壓力,也是陶企最不愿面對的生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