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最大的熱詞,非“雄安新區”莫屬。新華社發布的消息里,明確告訴大家,這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曾經目睹深圳、上海崛起的人們,紛紛把投資目光瞄準這個新區。雖然新區的建設規劃還未發布,但已經有一大批炒房者蜂擁而至,在證券交易市場,也帶動了超過40個相關概念股漲停。據報道,當地已對土地、建設和房地產交易進行了嚴格管控,嚴禁違章建筑,建材商也不允許進場。
一個“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的新區,“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這就意味著將有大量基礎建設、新建筑的需求,對陶瓷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
但是,陶瓷企業怎樣才能從中獲益,還需要認真調研。
我們不妨對照官方消息逐一盤點。書記指出,規劃建設雄安新區要突出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其中包括“打造優美生態環境”、“發展高端高新產業”等。因此,如果考慮在當地新建普通的建筑陶瓷廠,估計比較難;而河北省內的陶瓷企業,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推進,環保壓力也將越來越大。在大機遇面前,是否投入環保設備大干一場?這將考驗企業經營者的戰略眼光。
其次,新區提出“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這對堅持走“綠色建材”“薄型化”等方向的陶瓷品牌來說,不管做的是薄板還是薄磚,都是好消息。
而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對于當地房地產發展模式的理念分享,則更值得陶瓷企業研讀。鄔院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雄安新區將來可能發展到兩三百萬人口,將創新房地產模式——借鑒新加坡公租房模式。這值得陶瓷企業思考自己的營銷渠道。
公租房意味著更多的工程。而對陶瓷人來說,除了傳統的“吃飯、喝酒”各種套路外,實際上,或許還該思考更多的問題,比如產品規格的創新、提供更佳的鋪貼設計方案等。實際上,早在5、6年前,住建部就已大力推進中國公租房標準化設計和建設,要求公租房統一成幾種固定戶型標準,進行搭積木式的工業化模塊建設。而北京、上海、廣州等各大城市也已經在逐步提高精裝房的比例。這造成瓷磚衛浴產品的集中采購度增加。然而,對于陶瓷企業來說,成為一個優秀的供應商,除了產品質量保證以外,也許還可以做得更好。舉個例子,我曾與某建筑設計院深度交流瓷磚在精裝房的瓷磚設計應用問題,設計師提出,由于目前精裝房的戶型以及大小都還是非標準的,在瓷磚鋪貼環節,往往缺乏美觀性——如果陶瓷品牌商家能夠參與到精裝房標準化設計,根據房間面積大小、制定相應的瓷磚鋪貼解決方案, 一方面可以減少建筑垃圾的誕生,節約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美觀度,對設計師、業主來說,都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雄安新區的各種利好,真正能從中獲利的,恐怕還是制造能力過硬、有渠道積累的品牌。雄安人民可以一夜之間獲得特區身份、手里的房產迅速翻倍,但對陶瓷人來說,不可能一夜之間搶占市場。能夠做的,就是老老實實做磚,踏踏實實服務客戶,不斷累積品牌美譽度。不信可以反思一個問題,為什么很多品牌無法在北京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