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奧格威:“隨便哪個傻瓜都能達成一筆交易,但創造一個品牌卻需要天才,信仰和毅力。”
陶瓷行業在國內經歷多年的發展,發展越來越趨向于成熟化,長遠以來,陶瓷企業新興力量不斷涌入,可謂是群雄逐鹿,隨著市場行業的不斷向上發展,不少陶瓷企業都希望在不斷拓展的市場中,吃一口飽食。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陶瓷行業的整合速度也在不斷加快,這個時候品牌的力量的就逐漸顯現出來,品牌包含了公司多年來積累的誠信聲譽,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
如今,消費者選購瓷磚的時候往往會傾向于名聲好、評價高、曝光率高的產品。無論是行業內外,消費者還是經銷商,選購產品時一定會問一句,這是什么牌子的?所謂品牌,也可以理解成:三口成品,知道的人多、說的人多,一人一口,口口相傳。由此可見,品牌的力量在商家競爭中不但是助力,也是主力!但又有人說,我也做品牌,但銷量還是做不起來。這反映了如今建材行業的一個情況,商家往往有意識的去樹立品牌,但不知如何下手?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環境下,不少企業為了發展搖身一變成了貼牌商,用自己的產品做起品牌生意,可換湯不換藥,產品質量沒變,卻要求顧客按大品牌的價格來購買。這無疑是間接性有“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的嫌疑,一不小心可能就會發生“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事件!
價值決定價格
品牌塑造企業靈魂
馬克思曾言:價值決定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供求影響價格。隨著陶瓷行業的不斷向前發展和人們水平提升,你無法忽視就是消費者現在更加看重產品設計感,及環保性能。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消費者具有更高的主導權,因而更加重視產品的品牌,陶瓷品牌價值將得到進一步抒發。
如今,很多消費者都將陶瓷品牌的聲譽與產品性能直接掛鉤,認為一個響亮的、好口碑的陶瓷企業產品質量也是可靠的。由品牌引導消費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這要求陶瓷企業必須要建設好品牌。首先,陶瓷企業要必須要有拿得出去手的主打產品,如今,不少陶瓷企業管理者都有這樣一個想法:做品牌便是做質量及服務,只要將兩項搞好便可以穩操勝劵。然而事實上,質量和服務只是品牌建設的一部分,二者只是包含于品牌之中。品牌不是自己封的,一定要有實實在在的產品,滿足到各個階層的人,有口碑、認可了,他會給你這個品牌賦予很多內涵,自然會認可。陶瓷企業建設品牌,需掌握核心技術能力、提升產品研發能力、需要有明確的產品定位,更應該提升品牌及產品文化內涵,具有獨一無二的鮮明特色。且相互之間是無可取代的,都是建設品牌的關鍵因素。
陶瓷品牌最核心的競爭力便是產品。所謂那些“都是營銷堆出來的業績”之類的言語,都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說的風涼話。真正的品牌競爭力就是產品。好的產品無論是釉面,硬度,還是著色都是上等,一拿出來就是秒殺。
實際上,消費者操縱了品牌的生殺大權,對于喜愛的品牌,可以一擲千金,并口碑相傳,對不喜歡的品牌,則棄之不顧,不管企業做了多大努力。之余留住消費者,售后服務就作為了關鍵的一環,但往往不少企業忽視了售后服務的重要性,覺得產品賣出去了便跟企業沒有什么關系,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如今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質量,好的服務和售后是會直接體現在一個企業的產品評價中的。這是建立品牌口碑的關鍵點。行業中不少大品牌在服務和售后上有良好的服務體系,甚至包括與產品的鋪貼,瓷磚破損的補退等,雖然是一些小的服務但是卻是造就品牌口碑的基礎。
就如張瑞敏、李東生、任正非等很多企業家在中國都是很了不起的人物。首先,不管結果如何,他們把完全不可救藥的企業,在當時非常困難的條件下做大做強,而且大都是國有的,為國家做事,這本身就是非常高尚的一種情操。其次,在激烈的競爭中,他們能夠獨樹一幟,比如張瑞敏在海外的做法,就是在樹立自己的品牌。這個過程中,他沒有選擇并購,而是自己去創建。品牌是一種錯綜復雜的象征,它是品牌屬性、名稱、包裝、價格、歷史聲譽、廣告方式的無形總和。品牌競爭是企業競爭的最高層次。
歷史反復告訴我們;存在必定合理。企業用自己的設計感和品牌歷史去打動消費者,良好的品牌是獲得消費者青睞的不二法門。
(來源:美家網。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聯系方式:0757-8277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