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獲悉,日前,銀監會下發了《關于開展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相關業務專項檢查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擬對16個熱點城市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專項檢查。檢查內容為被查機構截至2016年9月末與房地產有關業務情況,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追溯或延伸。
對于此次檢查的目的,上述《通知》顯示,為了落實房地產調控工作,合理控制業務增速,有效緩釋行業集中度偏高的風險,并強化合規性管理。
與此同時,記者梳理發現,此次檢查要點包括五大方面,具體涉及內容包括:是否嚴格執行最低首付比例要求;對發現存在提供“假按揭”、“零首付”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是否及時采取相關措施;是否存在理財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領域的問題等。
對此,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指出,嚴格執行首付最低比例要求對房地產市場去杠桿有積極作用;對理財資金投資的監管會影響理財業務的收益狀況,但總體利好商業銀行風險把控。
檢查涉及理財資金投資等方面
根據上述《通知》,這16個熱點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合肥、南京等。
記者同時注意到,此次檢查包括五大要點: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和房地產開發貸的調控執行情況(比如是否嚴格執行最低首付比例要求等);與房地產中介和房地產企業開展業務的管控情況(比如對發現存在提供“假按揭”、“零首付”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是否及時采取相關措施等);涉及房地產業務相關的貸款;理財資金投資管理情況;以及房地產信托業務合規經營情況。
“從目前打擊首付貸以及凈化房地產市場環境的角度來看,嚴格執行首付最低比例要求是符合預期的,尤其是近期包括上海等城市在打擊首付貸的情況下,對于消費貸、接力貸等方面也在積極進行查處,這對于房地產市場去杠桿等有積極的作用。”該人士分析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銀行理財資金大舉流入房地產業,也成為監管層監管的重點之一。
根據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有限公司發布的《2016年上半年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顯示,上半年累計有18.99萬億元的理財資金通過配置債券、非標資產、權益類資產等方式投向了包括房地產在內的實體經濟。其中,投向房地產業的占比為13.06%,即共計有2.09萬億元流向房地產。
而上述《通知》更是明確提出要檢查,“是否嚴格執行銀行理財資金投資非標資產的比例限制;是否比照自營貸款管理的要求,強化對銀行理財資金投向房地產領域的監督管理,是否存在理財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領域的問題。”
該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指出,對于商業銀行理財資金的監管是近期的一個動作。商業銀行實際上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很多理財業務之所以有較高的收益率,就在于此類資金最后投入了房地產市場。后續對于此類資金監管強化,會影響理財業務的收益狀況,但從實際情況看,總體上利好商業銀行把控金融風險。
此外,記者注意到,“是否通過多層嵌套等產品規避監管要求”等房地產信托合規經營情況也是此次檢查的要點之一。
事實上,之前一系列的樓市新政對房地產信托市場已經產生了一定影響。
根據用益信托數據顯示,10月份房地產信托成立規模為63.36億元,相較9月份的201.52億元環比減少68.56%。
監管頻頻警示房地產信貸風險
記者注意到,近兩個月以來,銀監會多次強調了對房地產以及相關業務的管理。
9月中旬,銀監會主席尚福林曾強調,要加強對房地產信貸壓力測試和風險測試。
其后在10月召開的銀監會三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上,銀監會再度提出嚴控房地產金融業務風險,嚴格執行房地產貸款業務規制要求和調控政策;審慎開展與房地產中介和房企相關的業務;規范各類貸款業務管理,嚴禁違規發放或挪用信貸資金進入房地產領域;加強理財資金投資管理,嚴禁銀行理財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領域;加強房地產信托業務合規經營。
除銀監會之外,地方銀監局以及地方政府也加強了對樓市信貸調控。
比如,上海銀監局近日發文全面加強個人住房信貸風險管理,嚴格執行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和限貸等要求,嚴防各類“首付貸”等;而北京此前也出臺了房地產調控八大措施。
“應該說,市場交易下滑也不是監管層希望看到的,所以目前對于監管是否需要收緊只需要參考一個核心指標,即房價的走勢。”分析指出,如果房價走勢基本趨穩,該人士那么政策環境基本上可以保持不變,這樣做也是為了讓市場交易相對處于活躍的態勢。
不過,他也進一步向記者表示,如果部分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態勢較強,那么繼續收緊政策也完全是有可能的。大體上來說,放寬的可能性很小,尤其是目前正處于政策的消化期。后續如果成交量小跌、價格基本穩定,就可以認為當前政策調控是有效的。
廣發證券早前的研報則指出,對于房企資金的監管將逐步收緊,加上行業景氣度逐步下行,將對房企投資產生負面影響(尤其是土地投資),未來開發投資增速或將逐步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