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同步走入人口老齡化階段時,國內關于養老服務的探討愈發密集,相關政策也開始加快落實步伐。
11月11日開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老齡產業博覽會(下稱“老博會”)上,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郝福慶表示,我國與世界幾乎同步進入老齡化社會,但中國老齡化的增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到本世紀中葉,60歲以上人口將占世界人口的1/4。
據統計,目前已經有超過80家房地產開發商進入養老領域。鑒于該領域的長回收期,以及尚未形成有穩定盈利來源的模式,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養老項目運營正處于百家爭鳴時代,其效果還有待時間來驗證。
今年陸續出臺逾十份相關文件
政策層面的支持力度自然是養老產業參與方首要關注的問題。
郝福慶表示,2016年對于養老產業是不平凡的一年,國家頒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有針對性作出了全新部署;今年5月底,中央政治局針對人口老齡化問題舉行了相關會議,加強頂層設計。
5月27日的這場會議也被中國老齡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曾琦看作是“國家第一次對老齡工作進行全面系統部署,為老齡產業大發展定下基調。”
曾琦梳理今年以來政策層面對養老領域的一系列表態時,概括為分別從頂層設計、促進養老服務消費、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四個角度進行推動。
這逾十份相關文件,尤其在關于探索采取建立產業基金、PPP模式,帶動社會資本加大投入,對民辦養老機構在運營過程中進行部分稅收減免,推動互聯網的融合,盤活閑置存量資源等方面進行了具體落實。
2016年資本開始進入養老產業市場,在民政部養老服務業專家委員會委員烏丹星看來,這對該領域加速健康發展也是很大的推動力量。但她強調,資本能否和養老走到底還存在疑問,目前尚未看到二者之間形成完整的閉環,而兩者間價值觀是否趨同也是決定此類模式持續性的重要條件。
運營商偏好“三位一體”模式
從參與老博會的房企表態來看,目前切入養老領域的地產商普遍認同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需要“三位一體”共同發展。不過在此基礎上的延伸,還各有不同。
據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廣菊介紹,居家和社區養老是企業參與的重要舞臺。保利地產與和熹健康生活館合作,對社區進行改造,向所有保利業主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目前健康生活館已在部分重點城市的社區開業,未來會進入所有省會城市。
此外,保利自2012年開始介入養老產業鏈,在全國重點城市成立養老運營經營管理公司,2015年保利地產成立了自己的養老用品公司。宋廣菊還強調,金融創新與智慧創新對養老行業快速發展至關重要。
萬科集團養老事業合伙人王永飚也表示,居家、社區、機構養老并非孤立運營。萬科的養老模式中,三者將共同形成一整套解決方案。由于社區需要城市機構在專業化等方面的能力承載,因此在一個養老機構中,萬科會銜接許多社區嵌入式中心,從而提高整體效率。
藍城集團在運營過程中,為居家養老提供了更多空間規劃。藍城集團執行總裁傅林江表示,統計發現,當前國內老年人多數傾向于居家養老。藍城集團目前的養老項目中,園區規劃時95%面積(人群)規劃為居家養老,以出售產權物業的方式獲取所有權;5%面積(人群)在園區設立機構養老(護理院、日間照料中心),以租賃物業的方式獲取使用權。這5%老人主要為社區中的失智失能老人。
運營商們普遍認為,養老產業也將搭上智能化快車。
傅林江提出,建議從國家層面首先解決養老1.0革命(適老性硬件、室內精裝修營造標準體系的全面實施),然后延伸到2.0革命(中國養老服務標準體系的建立與實施),并逐步向養老3.0革命(智慧體系在養老服務中的深度應用)方向發展。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吳玉韶總結道,養老機構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是:民辦、民營成為主體,機構、居家、社區更趨于一體化,社區化、小型化、連鎖化是方向,養老和醫療結合更趨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