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經濟仍然面臨著增長動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場反復動蕩、國際貿易和投資持續低迷等多重風險和挑戰,為此,習近平主席在G20第十一次峰會的開幕辭中指出,我們應該創新發展方式,挖掘增長動能。那么,應該如何創新發展方式呢?筆者認為,習主席在B20開幕式的講話中就解決這個問題提出了“中國方案”:建設創新型、開放型、聯動型、包容型的世界經濟。
一、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開辟增長源泉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從根本上打開增長之鎖的鑰匙。最為關鍵的創新來自于科技創新。回顧一下工業革命以來的人類文明史就可以發現,每一次科技創新無不推動了社會進步。目前,上一輪科技進步帶來的增長動能逐漸衰減,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尚未形成勢頭。因此,為了走出困境,國際社會必須牢牢把握科技進步的大方向,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
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就是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引領經濟發展中的第一作用,力爭實現科技成果的產業化。為此,國際社會應該科學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的綠色、智能、泛在等趨勢和特征,把握創新、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數字經濟的歷史性機遇,推動世界經濟的轉型和升級。同時,必須推動相關的制度創新。國際社會要針對全球經濟增長低迷的突出問題,在宏觀經濟政策上進行創新,把財政貨幣和結構性改革政策有效組合起來,做到短期政策和中長期政策并重,需求側管理和供給側改革并重。同時,要對科技發展及其轉化為經濟的正反效應進行全面的辯證的分析,在充分放大和加速其正面效應的同時,把可能出現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這樣,才能夠把各國實施創新政策的力量匯集一處,提升世界經濟的中長期增長潛力。
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拓展發展空間
開放帶來進步,是世界經濟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經濟全球化出現波折,多邊貿易體制受到沖擊。固然發展中國家的閉關鎖國、夜郎自大只能導致落后,但是,國際社會尤其是發達國家在當下更要警覺的是,重回以鄰為壑的老路,不僅無法擺脫自身危機和衰退,而且會收窄世界經濟共同空間,導致“雙輸”局面。因此,國際社會應該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就是要積極引導全球化的發展,通過開放實現優勢互補,最終取得“雙贏”。為此,國際社會應該重申反對保護主義承諾,恪守不采取新的保護主義措施的承諾,加強貿易和投資機制建設,加強投資政策協調合作,制定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全球投資指導原則,鞏固多邊貿易體制,采取切實行動促進貿易增長。在此基礎上,國際社會應該發揮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輻射效應和帶動作用,幫助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深入參與全球價值鏈,推動全球經濟進一步開放、交流、融合。唯此,才能為世界各國發展營造更大市場和空間,重振貿易和投資這兩大引擎。
三、建設聯動型世界經濟,凝聚互動合力
系統中各個要素的聯動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系統的整體效應。如果單兵作戰,必然一事無成。同樣,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發展環環相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協調合作是必然選擇。目前,由于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出現了難以自保的問題,因此,保護主義、內顧傾向大為抬頭。因此,國際社會必須在世界經濟共振中實現聯動發展,建設聯動型世界經濟。
建設聯動型世界經濟,就是要實現世界經濟的互聯互通。為此,國際社會應該加強政策規則的聯動,一方面,通過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放大正面外溢效應,減少負面外部影響;另一方面,要倡導交流互鑒,解決制度、政策、標準不對稱問題。在這方面,中國率先垂范,推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創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希望以此加速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程。國際社會應該增進利益共贏的聯動,推動構建和優化全球價值鏈,擴大各方參與,打造全球增長共贏鏈。今天,互聯互通應該是基礎設施、制度規章、人員交流的三位一體,應該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領域齊頭并進。這樣,才能形成生機勃勃、群策群力的開放系統,才能保持世界經濟發展的活力。
四、建設包容型世界經濟,夯實共贏基礎
一般可以將平等界定為包容,將不平等界定為排斥。包容不僅有助于發展,而且是發展的必然要求和內在規定。目前,貧困和饑餓仍然是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現在世界基尼系數已經達到0.7左右,超過了國際公認的0.6的“危險線”。同時,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給不同產業和群體帶來了沖擊。因此,國際社會必須正視和妥善處理上述問題,努力讓經濟全球化更具包容性,建設包容性世界經濟。
建設包容性世界經濟,就是要大力推動包容性發展。包容性發展,是所有人機會平等、成果共享的發展,是各個國家和民族互利共贏、共同進步的發展,是各種文明相互激蕩、兼容并蓄的發展,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良性循環的發展。建設包容性世界經濟的核心是關心不同階層和群體特別是困難群眾的需求,保障其基本的需要、利益和人權,推動各國討論公共管理和再分配政策調整。例如,能源短缺和匱乏是造成和加劇發展中國家貧困的重要原因,因此,實現能源的可及性就成為消滅貧困和實現綠色發展的共同議題。在世界范圍內,必須將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置于優先位置,不搞一家獨大或者贏者通吃。只有減少全球發展不平等和不平衡,才能促進各國人民共享世界經濟增長成果。
總之,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設創新型、開放型、聯動型、包容型的世界經濟的“中國方案”,具有典型的發展經濟學意義,理應成為全球經濟治理堅持的共同目標和共同理念。只有建設起和建設好創新型、開放型、聯動型、包容型的世界經濟,才能推動世界經濟的復蘇和發展,才能造福全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