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昨日召開,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偉在會上就全市今年上半年經濟工作進行總結分析。朱偉表示,今年上半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佛山深入實施“穩增長、調結構”系列政策措施,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態勢。回顧上半年的工作,有六個方面的亮點。
亮點一 扶持民營經濟獲省肯定
“針對目前民營企業投資信心和意愿不足、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情況,今年全市上下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頭等大事,出臺有力措施幫扶企業,取得一定成效。”朱偉說。
今年上半年,全市民營經濟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645.78億元,增長8.3%,占全市工業比重70.8%,拉動全市工業增長5.8個百分點。
朱偉表示,今年,提振民營企業信心的“40條”政策措施落地實施,有力促進佛山民營經濟壯大發展。佛山“政企通”APP正式上線,吸引1.3萬家企業注冊和共享信息,建立起企業訴求收集、反饋、解決長效機制。省主要領導對我市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舉措和成效給予充分肯定。
亮點二 美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獲中財辦表揚
今年,佛山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出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及五個行動計劃。
上半年,全市推動市屬國有“僵尸企業”加快出清重組,并通過環保治理、質檢整改、技術改造、支持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等,加快去產能步伐。商品房去庫存超額完成12萬平方米的去化任務指標。加強金融風險防范和管控,實現去杠桿。通過停征價格調節基金等方式,上半年全市共減輕企業負擔15.79億元。“營改增”預計全年為14.8萬戶試點企業減輕稅負62億元。
6月5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推出《發力供給側:佛山樣板——破題“降成本”》專題報道,美的集團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舉措和成效也獲中財辦肯定和表揚。
亮點三 三產比重增至近四成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步伐加快。上半年,全市第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9.6%。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分別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350.08億元、649.64億元,增長13.9%、10.6%。
同時,佛山正式啟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生產應用的“百千萬工程”,啟動創建中國制造2025示范城市、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
在招商引資方面,今年上半年,佛山新簽約投資超億元內資項目95個,投資總額618.96億元; 超千萬美元外資項目37個,投資總額20.86億美元。科力遠中國混合動力及傳動系統總成技術平臺、中鐵華隧盾構掘進綜合裝備產業基地、攀森新能源汽車配件及SMT貼裝裝備綜合制造基地,以及全國首個擁有全套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兩棲氣墊船生產基地等高端項目相繼落戶佛山。
亮點四 設立100億元 創新創業產業引導基金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穩步實施。今年,佛山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全市企業共建各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310家,其中省級工程中心288家,排名全省第2。上半年,全市新增國家級孵化器6家,新增國家級眾創空間5家。
佛山“互聯網+”創新創業產業園正式啟動建設,順德區北滘鎮、禪城區張槎街道分別入選全省首批“互聯網+”創建小鎮、培育小鎮。
在促進企業上市三年行動計劃和扶持辦法的推動下,全市上市公司總數達43家。新增新三板掛牌公司15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27支。佛山海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佛山第一家、全省第二家金融租賃公司,是近幾年佛山唯一新增的一家非銀行金融機構。100億元創新創業產業引導基金設立運作,首期10億元資金已到位。
亮點五 全市已實施 “三舊”改造項目1201個
城市治理工作有序推進。6月,佛山召開全市城市治理大會,制定“1+16+6”政策體系,加快建設高品質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目前,128個城市升級兩年延伸行動計劃項目累計完成投資額444.08億元。
截至6月底,全市共實施“三舊”改造項目1201個,完成565個,占地面積2.69萬畝。地鐵一號線二期、地鐵二號線、佛江高速佛山段、廣佛肇高速公路佛山段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上半年,全市淘汰黃標車3045輛,完成39家重點工業企業VOCs排放整治。第一、二批“一河一策”132條重點河涌有53條達到V類水標準。全市建成綠化項目143.92公頃、“綠城飛花”主題綠化景觀項目37項、鄉村綠化美化示范村23個,新增公園綠地23.44萬平方米。
亮點六 民生支出占全市 一般預算支出的47.62%
社會民生事業穩步發展。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147.57億元,占一般預算支出的47.62%,同比增長4.97%。全市城鄉低保標準從每人每月59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630元。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23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85萬人。
全市基本建成公租房3368套,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城市棚戶區改造835套(戶)。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投入加大。“佛山文化e 網通”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平臺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
此外,佛山通過實施構建醫療衛生高地行動計劃、出臺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實施方案、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網格化”監管等工作,全方位保障社會民生服務,并推進戶籍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