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游客漂洋過海大量搶購日本馬桶蓋的那一刻開始,馬桶就成為了大眾關注的焦點。如今,在智能家居熱潮的推動下,馬桶終于開始了它的蛻變之路。總有一天,馬桶將不只是馬桶,而是集診病、發電等多功能于一身的高科技產品。目前,日本就正醞釀著這樣一場“新革命”。
(圖片來自網絡)
所謂“新革命”到底“新”在哪里?全球知名的馬桶生產商位于神奈川縣茅崎市的研究所內擺放著一臺力爭在2020年左右投入實際應用的馬桶試制品。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這個看起來普通的馬桶承載著該研究所所長福田幸弘“將自家廁所變成健康診斷室”的夢想。這個馬桶可以通過測定糞便中所含特定氣體的濃度,了解腸道的健康狀況。福田認為,造成糞便臭味的氣體與腸道細菌的狀態密切相關。如果幫助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的有益菌多,糞便中所含氣體就會變少,也不會很臭。而如果腸道環境差、產生毒素的有害菌變多的話就會產生很重的臭味。由馬桶測定的所含氣體濃度的數據可以通過云空間進行管理。如果將其與體溫和血壓等通過其他健康設備獲得的數據相結合,將有可能用于判斷身體的健康狀況。他們計劃與IT及醫療相關企業合作,實現產品化。
日本另一家大型馬桶生產商的研發人員則萌發出了將馬桶變為一套發電設施的念頭。該生產商的研發人員認為,如果在馬桶出水管內裝上一個帶小水車的發電裝置,馬桶則變成一個小型“水力發電站”。如果能將所發電量儲存到蓄電池中,就能在停電等情況下,在一定時間內供電。即使在緊急情況下也能安心使用廁所。該公司與日本東北大學進行了反復實證實驗。結果成功在男用小便器上實現了2瓦特瞬間發電量,而在馬桶上獲得了1瓦特的瞬間發電量。
有記者一年多前曾前往日本某品牌位于北九州市的工廠。在機器大生產已十分普及的日本,記者在這家工廠內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很多工人在生產馬桶。該工廠負責人對記者說,要生產高品質的馬桶,很多重要的工序必須由人來完成,機器難以勝任。工廠內擺放了各種各樣的馬桶,既有袖珍的馬桶掛飾,還有專供相撲選手使用的巨型馬桶。
日本馬桶業界還在探索無水廁所助力農業的可能性。在日本,帶溫水洗凈的馬桶的普及率已接近80%。要想創造出新的價值,需要將技術與健康、能源等全新想法相融合。例如,驪住就把“無水廁所”的概念帶到了非洲肯尼亞。驪住稱這有利于當地的農業改革。
所謂無水廁所是指在水電等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地區也能設置和使用的廁所設施。馬桶下方將采用把固體物和尿液分離的構造。通過分離尿液和糞便,將不易產生氨臭味,也能使排泄物更易處理。糧食不足已成為肯尼亞的一個社會問題,如果能將排泄物發酵制成肥料,將有助于形成穩定的農業生產。如果在肯尼亞獲得成功,就可以把在日本想不到的商業新模式推廣至發展中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