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一年一度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簡稱CES)如約而至,來自全球范圍內的電子參展商、投資人、專業觀眾、媒體記者紛紛匯聚到這座沙漠之中的黃金之城,合辦一場精彩紛紛呈的電子Show。
秀場落幕,一支由1300家中國廠商組成的電子軍團陸續回國。在飽享過各大展區的視聽盛宴,在自家展位前折騰得筋疲力竭之后,這次美帝之行究竟為中國廠商帶來了什么?是時候算算這筆賬了。
在超過150000名專業觀眾,超過6000位全球記者的聚焦下,中國軍團首先以近1/3的參展商數拔得頭籌,但于美國時間1月7日曝出的中國廠商涉嫌違規被查事件,卻將自嗨的我們拉回了尷尬的現實。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
美國聯邦執法人員7日中午在拉斯韋加斯消費電子展(CES)上查抄了一家中國常州公司的展位,并以涉嫌侵犯專利為由沒收了該公司展出的獨輪電子滑板樣品和宣傳資料等物品。
此外,還有多家中國企業涉嫌違規參展,受到主辦方處罰。
據深圳市朗泰通電子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曾應平所述,他在本屆展會的中央展廳親眼見到至少20多家中國企業因涉嫌倒賣攤位被查封。調查發現,被“約談”多為專利侵權等法律糾紛。
由于實際判決尚未公布,關于具體廠商是否侵權,我們暫且不進行論斷。
前車之鑒聽聽國內廠商如何說
通過參展過程中因專利侵權、注冊名不符等違規行為被查事件,其折射出的中國廠商專利意識薄弱、參展經驗不足、國外產權法律認識不足等問題值得我們重視。
針對此,筆者采訪了Flexwarm創始人黃偉聰、輕客自行車創始人陳騰蛟、Cassia智能路由創始人趙福勇等數位國內廠商,他們在專利申請與國外參展經驗方面的一些經驗與觀點可供參考。
到國外參展要提高的知識產權意識
具有數年參展經驗,并在發熱領域申請了多項專利的Flexwarm創始人黃偉聰向智東西記者表示,在參加國外展會的過程中,因侵權而被當場被扣押、甚至被起訴的案例并不新鮮,由于歐美、日本等地的知識產權意識與法律體系更加完備,所以針對相關廠商在著作權、注冊商標、外觀設計等方面的審查也將更加細致與嚴苛。
在某次國外展會上,黃偉聰曾遇到過荷蘭飛利浦派出專門人員針對浙江的剃須刀參展商的展品進行巡查,法國某溫控設備的工作人員針對相關展位巡查等,而因此被查出涉嫌侵權的廠商也多以中國廠商為主。
踏出國門前就應做好全球布局
曾在美國有數年工作經驗的趙福勇向智東西介紹道,廠商參加類似的電子展會除了提高曝光率外,更直接的目的還在于通過展會匯聚到的代理商、經銷商等資源,以促成相關的商業合作。
而前期的溝通與聯系工作在參展前就應開展,若希望在參展期間魚貫而入的人群中發現合作伙伴概率較小。
同時,品牌若進軍海外市場,事先需要在海外各國進行自身的專利保護申請,而相比國內,國外的專利申請費用也相對較高,單個專利的申請總費用平均在四至五萬美金左右。前期的費用投入不可小覷。
國內專利保護力度不夠導致意識薄弱
先有云馬電動自行車身陷抄襲門,而此次展會涉查為獨輪滑板車廠商,在產品的外觀設計專利保護方面是否存在疏忽或漏洞?同樣身處智能出行設備領域的輕客自行車創始人陳騰蛟經合自己的創業經歷,發表了看法:
相比國外,國內在產品的外觀設計專利保護方面還是比較薄弱的,主要是處罰力度不夠、評判標準模糊。具體而言,針對外觀設計抄襲的指控,只要對方能指出兩者在設計細節、用材等方面的5處差異,該指控就不會成立;在侵權的處罰金額方面,數千至上萬元的罰款對于產權保護根本起不到作用。
而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導致了國內許多廠商的專利意識薄弱,以至于到了國外便“水土不服”。
總結:山寨的帽子要摘先從產權意識的建立開始
在今年的CES展會上,中國廠商因涉嫌侵權事件被查事件。不是第一例,可以預見的是,也將不會是最后一例。
我們常說,中國有著超乎常規的發展速度,不論是蓋樓修橋、造車筑路,還是經濟騰飛、技術進步。然而在多和快背后,落后的專利意識、被忽視的市場規則已然成為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進階過程中一個致命的短板。
而當我們回到本屆CES時也能看到,很多中國的參展商仍然是談生意的思維——在他們看來,CES只是一個有著洋面孔的華強北,一個更高大上的廣交會。也難怪有國內媒體在冷靜后略顯寒酸的指出,除了無人機等少數領域,國內企業超高占比的數量和靠科技創新引發的掌聲還不成正比。
隨著我國創新理念的深入、產業技術投入的加大,我們總歸是要摘掉那被外界詬病了太久的山寨帽子,遠航至西方市場。而在此之前,對于知識產權概念足夠清晰的認識與建立,是中國廠商能安全駛出國門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