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利好消息不斷的樓市,又迎來新一輪重磅政策“解綁”。曾經對上海等一線城市“殺傷力”甚大的“限購令”,目前開始悄悄放松。業內人士表示,其對樓市量價齊升具有正面的催化作用。
近日,上海市出臺“促進人才創新創業實施意見”,然而令市場激動的,不是人才獎勵,而是購房政策,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向符合條件者定向微調住房限購政策”。該《意見》的出臺發出了信號:對于符合條件的非滬籍人才,今后有資格在滬購房。
來自房地產租售服務平臺安居客的分析人士認為,該政策雖未正式落地,但已經釋放出對購房需求的導向作用。顯而易見,符合文件要求的人才,一般均具備較強經濟實力,可能會拉動滬上剛需項目和改善項目的成交。他還強調,者可能僅僅是解綁限購的第一步,其更大意義在于,預示著未來可能出臺針對所有非滬籍單身人士的 “解禁”政策。
對于全國樓市,上海的限購微調,也具有強烈的標本意義。
此前,席卷全國的樓市“限購令”聯盟,已經近乎土崩瓦解。全國46個限購城市中,已有41個城市取消或放松限購。僅剩寥寥幾家“盟主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三亞5個城市尚未取消限購。
然而,這幾個盟主城市對全國樓市政策起到的卻是風向標意義。
現在,上海以人才之名,打開了冰山一角,中國樓市調控最后一塊堅冰的溶解,也許指日可待。
事實上,限購令的取消,對不同城市意義不同。安居客的統計數據表明,對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來說,因為樓市需求一直處于較為高昂的狀態,限購取消的意義不是消化庫存,而是調整購房結構,引導需求轉向改善型地產。而對于廣大二三線城市來說,限購令的放松,加之貨幣和公積金政策等利好疊加,由此較為直接地起到了“救市”和“催化”的作用。
以去年取消限購政策的四大特區城市之一的廈門為例,今年一季度,廈門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39.89萬平方米,其中廈門本地客群購房面積13.74萬平方米,占總成交面積的34.46%,外地客群購房面積為26.14萬平方米,占總成交面積的65.54%,而去年同期外地購房者比例僅為43.6%,相比之下,外地購房者占比提高了兩成多。從房價上看,安居客數據顯示,廈門二手房均價從1月的24673元/m²,一路上漲到7月的25605 元/m²,7月迄今,價格環比6月上漲 0.83%,同比則上漲 2.52%。
在安徽合肥、廣西南寧、山東濟南等地,限購令的放開也給當地樓市帶來持續的加熱效應,限購放開之后的量價齊升成為該政策的直接效果。
由于上海的限購松綁還需要時間實施,目前在數據上暫無直接的利好顯現。但安居客房產分析人士表示,上海限購令的放松,顯示地方層面緊跟中央步伐積極出臺相應的“促需求”和“穩消費”政策,為樓市回暖增添了動力,最終將促使住宅整體成交量的平穩釋放。不過,雖然樓市整體回暖趨勢明朗,但部分城市庫存壓力較大,供求關系仍較緊張。未來引導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的主要動力,依然不是幾項利好政策的出臺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依托整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