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社區道路、新建道路密集覆蓋,社區功能在不斷完善,改善了社區環境,提高了社區居民工作、學習和生活效率。
便利
目前一些新建小區及新建道路區域,商鋪林立,人們吃飯、住宿、停車、購物、娛樂,一應俱全。
發展
按照拉薩相關規劃,到2020年,大部分社區實現400-500米范圍內、步行8分鐘左右,基本可以滿足社區居民購物、餐飲、修理、家政服務等生活需求。
路是城市發展的經絡,也是社區發展的命脈。目前拉薩多個社區道路已改造、維修或新建,一些社區已提前實現了多項便民功能,包括吃、住、行、游、購、娛,居民買菜甚至只要幾分鐘時間。
商店就在家門口 買菜只要幾分鐘
昨日中午12時20分,家住拉魯社區二組的次仁卓嘎下班了,大院里的鄰居問道:“阿佳,吃飯了沒?”次仁卓嘎笑著說:“還沒,馬上去買菜。”
記者隨同次仁卓嘎一起去買菜,還以為她要到拉魯農貿市場,但她從大院門口向右拐,直接就走進一家蔬菜商店。“這里有三家蔬菜商鋪,離家近,而且買到的蔬菜都十分新鮮,價格和農貿市場里一個價。”次仁卓嘎買菜到家,時間是12時28分。12時58分,次仁卓嘎一家圍坐在餐桌前開始吃飯,桌上擺滿了香噴噴的飯菜。
“以前這條路上還沒有蔬菜商鋪,平時工作忙,只有在周末時坐公交車到市區超市里一次買很多蔬菜和用品。如果有客人要來家里,還得提前半天準備。現在曲米路從拉魯橋往北至巴爾庫村,都有超市、商鋪,想買啥都不用跑到市區,直接在家門口就可以買到了。”
幸福社區主干道已經重建,以前的石板路建成了現在的瀝青路,周邊背街小巷都修成了水泥路。記者來到該路段時發現,社區主干道兩邊停放著許多車輛,路邊的居民樓已經有了超市、茶館、茶園、理發店、雜貨店、水果蔬菜商店,還有KTV娛樂室和多家餐廳。“這條路修好之后,社區里比以前更熱鬧了,商鋪更多,生意更紅火,甚至在旅游旺季有不少游客專門到這里休閑游玩、住宿。”家住幸福社區的邊巴次仁說,路好了,人多了,停車位也不夠用了,到社區吃飯休閑的市民只好把車停在路邊。“我和老鄰居出來喝甜茶,從巷子里出來,社區居委會旁邊就有好幾家茶館,5分鐘就到了。”
扎基路東段雖然還沒與藏熱北路連接,但目前該路段已有大部分鋪油,該路段兩邊停滿了車輛,商鋪林立,一些小區居民正在結伴逛商店。
社區道路暢通 公共服務也要趕上趟
拉巴次仁今年69歲,退休前從事的是交通運輸工作,他對記者說,拉薩在近幾年來變化很大,道路四通八達,政府部門對社區道路建設力度很大,很多社區連巷道都修成了水泥路,人們出行不再擔心有坑,也不用擔心有積水。“現在很多社區巷道里都安裝了路燈,社區小商鋪半夜還在營業。但不知道是因為故障的原因還是社區交不起電費的原因,有一些路燈不亮,商鋪關門早,人們夜間出行也不方便。”
拉巴次仁認為,道路的改變也會帶動社區發生變化,給居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動社區商圈的發展。但社區公共服務也要趕上趟,路、水、電都是社區居民關心的問題,也是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基礎設施,每一樣都不可或缺。“社區里現在車輛比以前更多,這就說明拉薩市民生活過得更好,社區經濟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從細節上做好社區公共服務,比如路面維護、水電維護等,社區將會因基礎設施完善變得更興盛,居民生活將會因惠民政策實施而變得更富足。”
瑯賽花園八區商戶劉先生開的是一家餐館,他對記者說:“現在我這間門面已有人出8萬元轉讓費,但我舍不得轉出去。”劉先生說,該路段的商鋪剛修好時,每間門面租金每月在800元左右,就有一些人租下幾間門面,轉讓出去時每間門面收的轉讓費就是5萬元左右,現在估計要6萬至10萬左右才能轉到手。“要是能夠通公交車就更好了,現在因為沒有通公交車,一些外來人員覺得坐車不方便,都會選擇在交通方便的地方租房子。”
8分鐘社區商圈 2020年有望實現
記者在仙足島走訪發現,有很多客棧、茶園、酒店、旅館、商鋪和超市,羅先生告訴記者,他在仙足島有一套藏式院子,適合開酒吧、旅館和茶園,已有人出價300多萬元想買下這套房子,但羅先生認為至少要500萬元才能賣。“現在迎親大橋正在修建,將來這里將會是集商務、旅游、休閑的中心地帶,而且周邊商業、教育、旅游等配套項目都會比現在更完善,跨河路橋工程將會把仙足島與拉薩河南岸相連,人們無論是就餐、休閑娛樂還是住宿購物,都十分方便。這里的房子在快速增值,商業投資前景很好。”
仙足島有一處新建樓盤屬于小戶型商住樓,每平方米售價達6000多元,記者在該樓盤售樓中心了解到,該樓盤已經售完,主要是經營酒店和旅館。商戶于先生表示,仙足島環島路沿拉薩河路段雖然目前還沒通公交車,但這并不影響該區域居民購物和進行休閑娛樂。“到處都有商鋪餐館,買東西只花幾分鐘時間,很方便。”于先生說。
記者了解到,根據《拉薩商業10年規劃》,預計到2020年,拉薩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26億元,總商業營業面積67.5萬平方米,人均商業營業面積1.5平方米;連鎖企業年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例達到35%。每千人擁有社區商業服務設施的面積為500-800平方米。大部分社區實現400-500米范圍內、步行7至8分鐘,基本滿足社區居民購物、餐飲、修理、家政服務等生活需求。(記者 馬恩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