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我在城里有房子,可我還是覺得沒融入城市。 ”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總公司七建集團公司勞務領包隊隊長康仁憨厚地笑著說,“農民工其實都渴望在城里安家。”
這位大個子、膚色黝黑的農民工代表與鋼筋水泥打了半輩子交道。從工地小工到班長,再到勞務領包隊隊長,康仁干了33年,榮譽證書就有60多冊。
不光自己是干了30多年的農民工,康仁平日接觸最多的,也是農民工。康仁覺得,農民工的事情,自己最有發言權。當了人大代表,他就一直在考慮,怎么才能把農民工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傳達到會上去。
手旁的一個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他最近學習和思考的成果。經過反復琢磨,精心準備,康仁拿出了一條建議:“將農民工改叫‘新工人’。”康仁還特意強調,“這不是簡單的改個叫法,主要是要落實農民工的戶籍、休假的權利。”
小本子上的幾句話,被康仁拿鉛筆畫線做了重點標記,“要促進新工人成為城市居民的徹底轉變,就必須對戶籍制度為核心的影響城鄉流動的一系列不合理制度進行改革”,“要將新工人納入社會保障的范圍,打破行業、地區、所有制方面的種種限制”。
康仁認為,對于在一個單位工作10年以上的農民工,應該享受與正式工一樣的待遇和福利。對企業來說,這樣也能留住技術人才,降低工人的培訓成本,是件雙贏的好事。
在城里建了一輩子樓,康仁終于也有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保障房。“但是我感覺我還是沒有完全融入城市,我的戶口還在農村。”康仁的農民工同事們,仍然因為戶籍限制而面臨著社會保障、孩子上學等一系列問題。“他們的問題,是我以后這四年當代表要調研的主要課題。”